来源:本站 返回列表页
近两年,雕塑界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,这就是,雕塑的材料问题成为青年雕塑家普遍关注的问题,它的具体表现分为两种:一是在雕塑创作中不断发现和使用新的材料,例如蛋壳、骨头、面粉、废弃的电路板等等,都成为他们雕塑的材料;二是对已有雕塑材料的再认识、再发现,他们在人们已经熟悉的雕塑材料中重新发现它们的可能性。
有窗口可以较好地观察这种现象:一个是一年一度由中央美院雕塑系具体操办的“曾竹韶雕塑艺术奖学金入围作品展”,这个展览连续办了八届,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,如果要了解中国当代雕塑的新变化,了解青年雕塑家们在想什么,就不能不关注这个展览。还有一个窗口是中国雕塑学会组织的青年推介计划,它以青年雕塑创作沙龙的方式,面向全国集中推介雕塑界的新人新作,迄今举办了七次展览。
今年5月参加“中央美院雕塑系硕士生答辩会”,在我所看的12篇论文中,有一大半是写材料、写物性、写雕塑语言的;这两年在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生毕业创作中的材料作品、毕业论文研究材料的也越来越多。
这个现象很值得关注,从这种趋势中可以看到,雕塑创作的风气和前几年有了不同,曾经一段时间青年雕塑创作的主导是热衷做一些强调关注社会现实、底层人文、强调社会批判的作品,例如乞讨者,候车的人群,农民工,身边熟悉的普通人,日常生活的场景等等……现在,许多青年雕塑家又开始回到雕塑的语言、材料上,把一些社会问题悬置起来,把注意力转向了雕塑本体。面对这种变化,有人认为是现代主义的回归,是补现代主义的课,究竟应该怎么看呢?是现代主义的回归,还是当代雕塑创作的新趋向?
关注雕塑的形式语言,关注雕塑材料,的确是现代主义雕塑的一个重要问题,但我个人并不认为当前青年雕塑家创作趋势的转变是所谓“现代主义的回归”,我更倾向于把它们看作是当代雕塑创作中出现的新进展、新趋向。
为什么青年雕塑家们对强调社会现实题材的热情减弱了?其原因之一,过去一味关注社会题材的作品,容易出现一窝蜂的情况,什么时髦做什么、什么热门做什么,尽管在这类的创作中也不乏优秀作品,也非常必要,但是相对而言,容易出现浅表化、简单化、标签化的问题,雕塑家的个体性在“热闹”中则被遮蔽了。
现在,当雕塑家面对各种具体的物质材料的时候,他们的创作心态由过去的热烈、嘈杂趋于安静,这种转变让他们有了更为多样的选择,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最享受的,是他们的个体性得到了极大的强调。对材料的选择,对材料本身物质和文化属性的认识,雕塑材料与个人的经历、生活的相互关系……无不渗透着非常个人化的态度。
当然,现代主义雕塑也非常强调个性,强调个人的语言、风格,但是,现在这些年轻雕塑家在进行材料研究和创作的时候,和现代主义的所谓个性并不相同,而这一点,正好是这些青年雕塑家材料创作的魅力所在。